60岁的刘大爷因反复头痛13年,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医。入院前一周患者针扎样头痛发作频率及程度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并且右侧肢体肌力显著下降,原本能下地正常干点农活,短短一周内就无法站立,连拿筷子吃饭也成了难题。在当地医院颅脑CT提示右侧基底节及额叶巨大占位性病变,并且刘大爷患高血压,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长期未规律监测控制血压,还有多种慢性疾病,诊疗风险极高。患者入院后神经外科团队...
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连续完成两例高难度肝癌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下精准半肝切除术、癌栓清扫等前沿技术,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为肝癌患者开辟了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佳的新路径。这不仅展现了该院在肝癌微创治疗领域的硬核实力,更为许多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延续生命、提升生活质量的新希望。微创手术破解“沉默杀手”,患者术后一周出院58岁的赵先生(化姓)是一位长期肝硬化患者。6年前他被确诊为早期肝癌...
炎炎夏日,养生正当时!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在原有美容养颜、祛湿健脾、元气滋补等六大爆款养生茶饮的基础上,再度创新升级,成功推出两款中医经典配方茶饮——乌梅饮、小儿健脾饮,为不同年龄段的健康需求提供了更精细化的解决方案,将传统中医药茶饮深度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乌梅饮:滋阴生津,专为现代亚健康人群设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日益普遍。十堰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此次推出的乌梅饮,精选...
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奇迹。在患者王先生(化姓)出院之际,他手持锦旗、步伐稳步走出病房,将两面精心准备的锦旗郑重交予戴永建主任与罗俊杰主任手中,家属哽咽道:“才十多天啊!看着他从那么危险的状态,到现在能自己走着出院,跟做梦一样!是你们用医术和仁心给了我们全家第二次生命!”这场历时十余天的生死救援,不仅创造了脑血管危重症救治的医学奇迹,更是对全体医护人员精湛技术与...
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团队传来喜讯:该团队在鄂西北地区率先成功实施多例腔镜辅助下腮腺肿瘤微创切除术,标志着区域口腔颌面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微创、无痕诊疗"的新阶段。这标志着该科室综合实力的又一次飞跃提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兼具疗效与美学的先进医疗服务。腮腺,人体的“口水工厂”,其区域内却密布着控制面部表情的“生命线”——面神经。传统开放手术,通常需要在耳前或颈部...
垂体瘤激增两倍致福建男子失明 市人医妙手除顽疾 ■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特约记者 石志凤 本报讯 良性肿瘤突然恶化导致失明,来自福建的李先生想起这段经历就后怕。幸运的是,他在十堰市人民医院专家治疗下,不仅切除肿...
97岁老人手术摘除白内障 “揭开纱布那一瞬间,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 ■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特约记者 石志凤 本报讯“揭开纱布那一瞬间,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日前,97岁老太曾明英经过一周治疗,顺利从十堰市人民医...
巨大肿瘤占满六旬农妇盆腔 多科室专家联手切除 ■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特约记者 石志凤 本报讯一个重达3公斤的巨型肿瘤,挤占在一位60岁女患者盆腔中,上月初,十堰市人民医院妇科会同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多位专家将肿瘤...
产妇生下双胞胎后大出血 传统做法是切除子宫保命,市人医栓塞子宫动脉保两全 ■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任紫薇 特约记者 石志凤 本报讯 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低蛋白血症、产后大出血……29岁的房县籍产妇肖女士从...
彰显内涵实力 提升医疗质量·十堰市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系列报道④ 多学科协作共同管理高血糖 内分泌科胰岛素泵科外应用大显身手 糖尿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我国糖友数量已跃居全世界第一,...
心脏病,越来越年轻 记者 方元 任紫薇 特约记者 石志凤 通讯员 周玉池 刚刚过去的周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健康的心脏环境。如今,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我国每2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规范住院医师培训 强化过程质量管理 ——我院201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顺利开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住院医师培训,强化过程质量管理,我院于2015年9月25日至29日成功举办了2012级、2013级、2014级住院医师规范化...
近日,全国老年医院联盟年会第五届年会在北戴河疗养院成功召开。会议选举产生首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团体委员会,我院老年病科主任兼Ⅰ病区主任陶连方当选为常委。 全国老年医院联盟由北京老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