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二孩”系列报道
女白领压力大竟然不排卵
别让内分泌失调毁了二孩计划
■记者 方元 特约记者 卢家强
上周,备孕半年、准备要二孩的陈女士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导致她迟迟没有好消息的原因是内分泌出了问题。据悉,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不孕患者中,十之八九都没有意识到“内分泌失调会引起不孕”。
女性工作压力大导致不排卵
39岁的陈女士是市内一家公司的高管,尽管已有一个10岁的女儿,但是公公和婆婆还是希望她能再生一个。
陈女士整天忙着公司里的事,焦头烂额。她和丈夫商量之后,准备再生一个,可是备孕半年一直没有动静。
上周,夫妻俩来到市人民医院高龄孕产妇保健部咨询。医生推荐陈女士做妇科检查,结果查出她有排卵功能障碍,也就是说,症结在于陈女士不能排卵,从而失去孕育机会。医生分析,陈女士之所以患上内分泌失调,很可能和她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有关。
同样是内分泌失调,同样是备孕二孩,来自竹山的刘女士情况与陈女士截然不同。37岁的刘女士最近半年月经紊乱,这3个月竟然停经。家人以为刘女士怀孕了,可她一点妊娠反应也没有。刘女士不放心,到医院做检查,发现自己并没有怀孕。结果还显示,刘女士卵巢功能良好,也没有妇科病,是垂体出现异常,促进性腺激素过多,导致月经紊乱,也就是说,刘女士的“怀孕”是假象!
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廖勇敢介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三大分支系统,其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控制人体性激素分泌的,影响着整个生育系统。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发生异常,会引起月经失调、无排卵型月经、闭经等,造成女性不排卵,最终导致女性不孕。
“导致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很多,比如心情不顺畅、生活压力大、夫妻生活不和谐,还有饮食不合理等。如果因为某些病因,引起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过多或过少,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就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像陈女士和刘女士这样的病例,需要经过饮食、精神、运动,甚至药物帮助等办法进行调理,让内分泌系统回归正常,备孕才不会那么困难。”廖勇敢说。
“糖”妈妈生二孩需格外小心
42岁的蔡女士有个17岁的儿子,考虑到孩子以后去外地上学工作,自己和丈夫将缺少儿子的陪伴,便将二孩计划提上日程。可是让蔡女士担心的是,她在一孩生育期内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幸好儿子身体健康。“我还能生二孩吗?会不会把糖尿病带给孩子?”虽然一直用药物控制血糖,但蔡女士心里还是七上八下。
廖勇敢介绍,在怀第一胎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并不意味着生完宝宝后,身体就会恢复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
统计数据显示,曾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再次怀孕时,复发率高达33%—69%。另外,年龄在33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5岁孕妇的5—8倍。“无论是糖尿病妇女怀孕,还是怀孕后合并妊娠糖尿病,都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女性在孕前3个月,除了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务必查一次空腹血糖,这不但能发现糖尿病,还可以在前期积极干预,避免患上糖尿病。”廖勇敢说。
若是像蔡女士这样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妇女,想生二孩必须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再备孕。在怀孕期间要定期规律产检,并监测和控制血糖。建议蔡女士在备孕期间,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控制在4.4—7.8毫摩尔/升。若怀孕成功,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同时坚持健康饮食,合理运动,预防低血糖发生。
甲亢甲减备孕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33岁的戴女士儿子2岁多,孩子自从生下来就感觉有点怪,特别安静,不哭不闹,食欲不振,反应还有些迟钝。结果到医院一查才发现,孩子有先天智力障碍。
医生询问发现,原来来自农村的戴女士30岁才结婚,因为是晚婚,急于得子,没有经过正规的孕前检查,怀孕后产下了有先天缺陷的宝宝。经过检查发现,戴女士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俗称甲减,正是这个病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因为孩子的缘故,戴女士一年前离了婚,后来重新组建了家庭。她想再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可是又担心自己的病会害了孩子,陷入两难的她日前向市人民医院高龄孕产妇保健部求助。
廖勇敢主任接诊了戴女士,并告诉她妊娠期间的甲状腺功能评估非常重要,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都属于常见病,只要调整好了,还是可以怀孕的。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来说,需要口服甲状腺激素,孕前最好将促甲状腺素水平调至2.5以下,而且在整个怀孕期间都要服用,根据促甲状腺素调整用量,这有利于胎儿的发育。甲亢患者在病情平稳后,最好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接近正常水平后再备孕。